全新的職人劇《火神的眼淚》,描繪的是一群消防員的故事。自5月1日首播至今,收視屢創佳績,累積觀看人數突破三百萬人,引起社會的熱烈迴響和討論,導演蔡銀娟在每一集裡除了呈現消防人員在真實生活中面臨的困境,也點出社會應該關注的議題,高張力的劇情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,將消防員所面對的心路歷程有著精湛的詮釋,我們似乎也能透過螢幕跟著他們赴湯蹈火、義不容辭的解決各種難題。
劇情中子伶在餐廳幫媽媽慶生,為拯救突然倒下的一位爸爸,一邊CPR一邊請餐廳提供AED急救,因餐廳沒有設置這樣的救命設備,服務生花了不少時間去其他地方借用,像這樣的劇情不斷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上演著,心臟驟停的患者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,突然的意識改變且停止正常的心跳與呼吸,根據衛福部文獻指出,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,如果可以在1分鐘內適當的給予其電擊,則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%,然而每延遲1分鐘,成功率將遞減7%-10%,盡早施行電擊除顫,是治療心臟驟停(SCA)的關鍵要素。所以在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廣為設置AED,可以提供緊急狀況時搶救時使用,降低病患的到院前死亡率。AED越普及越有機會在危急時把生命搶救回來。
搶救人命中除了CPR很重要以外,針對心律不整、心臟不正常顫動就需要用到AED了,AED是「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」,公共場所常見的全自動及半自動AED會分析是否建議電擊也會教學如何使用,使用的口訣為「開、貼、電」,而分析後需電擊的症狀「無脈性心室頻脈(VT, 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)」或「心室纖維顫動(VF,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)」。
AED必須配合CPR持續且規律的壓胸,才可將病患的心臟壓回正常頻率跳動,光是使用電擊人是不會恢復心跳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AED並不是直接用電擊恢復病患的心跳,而是利用電流刺激來幫助「導正」不正常跳動的心臟,需要搭配CPR來做搶救。AED的使用方式相當容易,在開啟機器時,會有語音說明步驟,也可以配合儀器上的圖示來操作,就像使用「傻瓜相機」一樣簡單,所以AED又被稱之為「傻瓜電擊器」。